水腫不利減重 應調整體內循環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25日 08:15

許多人在意身上的肥肉,殊不知若有水腫問題,不僅會增加體重,也是身體循環出差錯的警訊。中醫師提醒,除了服用中藥協助調氣排水,預防持續水腫的做法是睡眠充足、飲食避免過鹹、適量運動,尤其對於正在減重者來說,才不容易復胖。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肺、脾、腎三大系統與水腫有關,中醫師陳世峰表示,肺主一身之氣,若肺氣不順,容易導致全身浮腫,皮膚彈性會變差,因此摸起來會感覺軟軟的;脾主管淋巴系統,所以循環不佳時會導致下肢水腫,摸起來感覺是硬硬的、卻又不是肌肉那種硬度;中醫認為,腎本來就是主管水分代謝的系統,反應出來的水腫,則是從腰部開始往下半身延伸。

陳世峰中醫師表示,尤其女性常常有氣血不順的問題,在全身已經浮腫的情形下,若飲食又吃鹹或太油膩,加上久站,也可能同時引發下肢水腫,長久下來則可能損及腎的排水功能。

根據陳世峰中醫師的經驗,水腫體質的患者經服用中藥之後,平均一周可減少0.5公斤,但也有人一周一口氣減少2公斤之多,可見水腫的體質若不改變,減重很難達到效果。

然而用藥排水並非一勞永逸的方法,要改善循環、讓體內不要堆積過量的水分,必須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陳世峰中醫師強調睡眠要充足,充足的定義因人而異,並不是睡愈多愈好,而是讓自己最恢復元氣的睡眠品質;晚間11時至凌晨3時則務必要休息,才能讓體內的生長激素幫助修補受損的細胞,對整體循環有幫助。

此外,飲食均衡、避免過鹹或過於油膩,加上適量運動,也是幫助體內正常排水的做法,陳世峰中醫師表示,若能建立這樣的生活習慣,減重時也能夠事半功倍,且比較不容易復胖。

網路預約

http://59.124.174.66:82/MobileGO.aspx?Code=3831032406

門診時間:

http://blog.drsifon.com/2012/03/23/1010323/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2/8924

中醫治療青春痘不只服藥而已

現代的人常常晚睡,大部分的人都是火氣大,但火氣究竟在哪裡?吃黃連有沒有用?什麼是黃連解毒湯?效果好不好?中醫只有內服藥嗎?有外用藥嗎?中醫可以幫忙清痘痘嗎?

首先要告訴大家,晚睡的人身體一定虛,所以有火氣不一定只有清熱的方法,所以一定要辨證論治,常見的證型如下:

  1. 肺胃熱盛:這類的人常吃烤炸辣,皮膚容易過敏,可能伴有便秘,應該以清熱為主,常用的中藥有黃芩、金銀花、枇杷葉。
  2. 心火亢盛:這類的人常常晚上不易入睡,口臭、舌尖紅、常覺得口渴,小便黃,常用的中藥有黃連、蒲公英、梔子。
  3. 肝鬱化火:因工作壓力或是情緒壓力,晚睡,口苦口肝,胸悶,肩頸僵硬,肋骨疼痛、膏肓痛,這些肌肉酸痛都是氣滯造成,氣滯容易化火,因為肌膜拉扯造成細胞間質的壓力改變而引起的發炎反應,常用中藥有柴胡、龍膽草、芍藥。
  4. 肝腎陰虛:這種就是經年累月,長期睡眠不足,身體已經虛掉了,如果用清熱的方法,並不能根本改善體質,應該要有補陰的方法,常用的中藥有:知母、黃柏、生地。
  5. 脾胃濕熱:這也是常吃烤炸辣造成的,還常吃油膩的食物,有喝酒習慣,排便不順,大便不成形,容易黏馬桶,濕熱的證型需要治療比較久,常用的中藥有:澤瀉、蒼朮、茵陳。

經過以上的說明就知道不是有痘痘就吃黃連,而黃連解毒湯剛好有黃連、黃芩、黃柏、梔子,也許有效,但常吃會傷正氣,若不對證只有治標,也沒有調體質的作用。

除了這些用藥之外,還要考慮有沒有胃痛、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如果有一定要一起治療,胃痛和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顯示胃通常有熱,胃有熱痘痘就好的慢。之前某名嘴說胃痛都是胃寒完全是錯誤的說法,本人在此明確的跟大家說明。

便秘也會造成青春痘,因為大腸有很多淋巴組織,如果排便不順,也會引起身體發炎的反應,此外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因此大腸有宿便,肺熱也會產生。

青春痘都是熱證嗎?當然不是,有極少數的是氣血兩虛造成的,這必須要把脈才可以確認。

中醫也有外用藥,中醫師也會幫您清痘痘,如果有化膿的痘痘經過確實地消毒,可以用針灸的方式,讓痘痘在一兩天就可以消失。最後提醒大家臉部的清潔也很重要,但也不能一直用洗面乳洗過頭,臉部會太乾燥,反而容易引起其他皮膚過敏的病症。

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加入《世峰中醫》LINE@ 健康醫療網,健康訊息不漏接喔!
http://bit.ly/世峰中醫

網路預約

http://59.124.174.66:82/MobileGO.aspx?Code=3831032406

門診時間:

http://blog.drsifon.com/2012/03/23/1010323/

如有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8%AD%E9%86%AB%E5%B8 %AB-%E9%99%B3%E4%B8%96%E5%B3%B0-%E6%B8%9B%E9%87%8D-%E9%81%8E%E6%95%8F/%E4%B8%AD%E9%86%AB%E6%B2%BB%E7%99%82%E9%9D%92%E6%98%A5%E7%97%98%E4%B8%8D%E5%8F%AA%E6%9C%8D%E8%97%A5%E8%80%8C%E5%B7%B2/427391393989350

秋季感冒以燥邪為主

這一波的感冒,如同中醫基礎理論所說,秋天燥邪從口鼻入,咽乾是主要症候。內經說肝經循喉嚨之後,因此可以用柴胡、黃芩清肝熱,輔以玄參、生地、麥冬滋陰增液。感冒症狀可以在二三日之內獲得緩解。

常見辨證要點如下:

1. 風熱襲肺:咽喉乾燥,有灼熱感,或覺痛癢,口渴欲飲。 脈浮大。

佐以金銀花、蒲公英。

2. 燥熱傷肺:咽乾鼻燥,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 不易咯出,頗似喝水嗆到,咽中梗阻欲咳。脈浮中取有澀脈。

佐以款冬花、沙參。

3. 脾胃熱盛:發燒,咽乾口燥,煩渴欲飲,口中有臭味, 胃脘灼熱疼痛,泛酸嘈雜,便乾尿黃。關脈浮滑,脈形明顯。

佐以知母、石膏。

4. 肝膽鬱熱:咽乾、口苦,胸肋滿悶,寒熱往來。咽粘膜紅,脈弦細。

加重柴胡、黃芩用量。

5. 肺陰虛:咽乾喉癢,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聲音嘶啞。寸關脈浮細。

佐以杏仁,加重麥冬。

6. 肝腎陰虛:口咽及舌根發乾,耳鳴,頭暈目眩,腰膝痠軟,眠差或晚睡。舌紅苔少,尺脈細數。

佐以阿膠,加重生地、玄參。

注意事項:中藥應經由中醫師處方後才可使用。

引用或轉載請著名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8%AD%E9%86%AB%E5%B8%AB-%E9%99%B3%E4%B8%96%E5%B3%B0-%E6%B8%9B%E9%87%8D-%E9%81%8E%E6%95%8F/%E7%A7%8B%E5%AD%A3%E6%84%9F%E5%86%92%E4%BB%A5%E7%87%A5%E9%82%AA%E7%82%BA%E4%B8%BB/425498414178648

腸胃型感冒

腸胃型感冒指的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腸胃道症狀,可能會有發燒、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和腸胃炎症狀頗類似,但不一定會有呼吸道症狀,例如:咳嗽、喉嚨痛、鼻塞…等。

 

常見的證型有風寒、風熱、濕熱、氣滯等。

 

風寒的會有形寒畏冷的表現,常用藿香、紫蘇、防風等中藥。

 

風熱則會發燒,常用金銀花、蒲公英、防風、石膏等中藥。

 

濕熱的會有腹瀉、嘔吐嚴重的證狀,常用黃連、黃芩、半夏等中藥。

 

腹痛嚴重,常因氣滯造成,常用木香、陳皮,可佐一些柔肝藥物,如炒白芍。或加一些鎮肝熄風的牡蠣也會有幫助。

 

一般中藥治療約一到兩天可以緩解。

 

注意事項:

  1. 治療期間,飲食宜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太油膩、辛辣食物、烤炸食物、冰品、乳製品都應避免。
  2. 若有脫水症狀,應多喝水,喝水宜少量多次,並補充適當電解質。
  3. 應適當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4. 經常洗手。
  5. 不要和他人共食或共飲,以免交互傳染。

 

引用或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8%AD%E9%86%AB%E5%B8 %AB-%E9%99%B3%E4%B8%96%E5%B3%B0-%E6%B8%9B%E9%87%8D-%E9%81%8E%E6%95%8F/%E8%85%B8%E8%83%83%E5%9E%8B%E6%84%9F%E5%86%92/42464046426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