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 (圖片來源: PIXTA)

咳嗽或稱咳,《素問.咳論》專門論述咳嗽,並且提出有「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的說法。

#說明咳嗽的治療方法不可單用一方用到底 #一定要配合臟腑脈象來處方

《諸病源候論》「咳嗽病諸侯.凡十五論」指出「咳嗽者,肺感於寒,微者則成咳嗽也。」 喻嘉言《醫門法律》最推重心肺之陽;《蒲輔周醫療經驗》:「肺陽虛,則易感冒」。《血證論》:「喘咳之病,多屬肺腎之陽俱虛,元氣不支」。《景岳全書.咳嗽篇》「肺屬金為清虛之臟,凡金被火刑則為嗽,金寒水冷亦為嗽」

#外感咳嗽有風寒引起 #內傷咳嗽有肺腎陽虛所致 #也有肝火上炎所致

陳修園認為「心肺之陽下濟,火能溫暖脾胃,消化痰飲。」《丹溪心法》云:「脾具有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才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之交泰。」《靈樞.經脈》則認為肺與胃的關係是經脈相連。

#說明脾胃居於中焦 #像樞紐齒輪一樣轉動 #才能使陰陽調合 #止咳化痰也有脾胃的作用在

閒聊–濕疹、蕁麻疹、濕氣、全身氣機

13445437_1323993934280909_691708295912752137_n

有病人會問,濕疹和蕁麻疹有甚麼差別? 從生理病理上來看,都是免疫力失調,中醫則認為,大部分都是濕氣引起的,但是在表現上,濕疹都常有固定的部位,有些會有組織液流出,也有乾性濕疹。蕁麻疹則沒有固定的位置,又稱為「風疹塊」,起疹子時會凸起一塊一塊的。

濕疹和蕁麻疹在中醫看來大部分都是濕氣引起的,但因為體內濕氣的形成必須如何來理解? 首先要了解中醫所說的濕氣是怎麼形成的,這就要由中醫基礎理論談起。《黃帝內經》提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因此水飲從體內進入,先進到胃,接著脾氣、肺氣都參與了水的通調與散布,最後到達膀胱。這邊講的是「脾氣」、「肺氣」,並不是lung,也不是spleen,這是一般看到中醫基礎理論最容易誤會的地方。

至於「脾氣」、「肺氣」代表什麼? 中西醫結合的專家早已對中醫和西醫的生理學做一個類比,這些都是理解生理病理的方法與名詞,在此不用贅述。中醫還有一個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一種自圓其說的理論,但用來理解濕氣的形成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五行裡,肝屬木,脾胃屬土,木剋土,因此肝木剋脾土的說法在中醫理論中會時常出現 (雖然五行是一個哲學的概念,但用來理解某些中醫生理的事實現象卻很符合),肝主疏泄,也就是一身氣機的疏泄,如果疏泄的功能失常了,就會影響脾胃的功能,在第二段已經說明了脾胃有代謝水飲的功能。

如果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了,通常是肝氣鬱滯,造成肝失疏泄,全身的氣機就會塞住,飲入於胃,就無法上輸於脾,上歸於肺,也無法下輸膀胱,水分就無法分布到體表或是無法平均分布而聚集在某區塊。

肝主疏泄是一個大概念,事實上情緒和壓力都會使得氣機堵塞,接著濕氣才會慢慢形成,無法分布或聚集在某區塊。

既然是脾胃代謝濕氣的功能失常了,針灸治療或中藥治療應該就會朝去濕的方向來治療,然而平時的飲時如果沒有注意的話,常常吃炸的、辣的、油膩的,或是愛吃加工食品,或是常喝牛奶、羊奶,就有可能造成脾胃的濕氣又加重了。

另一方面,情緒和壓力會慢慢累積,有時候是三年五年才會造成氣機阻塞,肝失疏泄,進一步剋制脾胃的去濕功能,這時候也會加重身體的濕氣。這種情緒和壓力的排除通常不太容易,首先要找出壓力的來源,察覺自己的情緒,和它和平共存,因為外在的壓力不一定可以解除,但自己的情緒卻可以察覺。運動也是處理情緒的一個好方法,運動不一定要滿頭大汗,每天抽出20分鐘,去操場或是公園 (怕太陽曬的話就早一點起床),邊走邊跑也可以,因為只要全身有在動,氣機就可以流通。

請您盡量擠出一點點時間來運動,如果真真正正完完全全無法擠出時間運動的人,可以利用沖澡的時間 (水溫適宜即可,尤其水溫不宜太高),好好的放鬆一下,安靜的深呼吸,就算每天只有五分鐘,這樣的深呼吸也會促進全身的氣機流通。

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可以讓濕疹和蕁麻疹慢慢改善,不再復發,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全身的氣機流通以至於身體的健康都有很大的關係,健康的概念不再只是身體的健康,也應該要擴展到心理的健康,找到人生的目標,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中醫追求的是全人的醫學,只有身心的健康才能維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腎藏精 中醫的臟腑理論

腎藏精的概念是指腎具有貯存、封藏精氣的作用。精氣是構成人體與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藏於腎中而稱為腎精或是腎氣。

腎精的來源有先天與後天兩個部分。先生之精,來源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後天之精來自於從食物獲得的有形的養分與適當休息獲得的無形的氣力。先天之精可以資助後天之精,對於剛出生的嬰兒、重病久病之人、以及年老體衰的長者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充足的營養與休息產生的後天之精對於先天之精有滋養的作用。

腎精的作用和生長發育、生殖、骨髓、腦部發育、化生新血、化生一身之陰陽有關,尤其和各臟腑之間的陰陽氣血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三分鐘看懂望聞問切

「醫生,我為什麼常嘴破?」「醫生,我為什麼會口臭?」「醫生,為什麼…?」身為一個醫生,總會面臨這些問題,但是不是醫生都知道為什麼?試想醫生診察不過幾分鐘,就算是西醫也需要做很多檢查,為什麼病人總是期待中醫師把脈後就要說出病人身上有什麼問題?

中醫常講望聞問切,「切」就是把脈,是排第四名,第三名還有問診呢!大家都認為大陸的中醫比較好(雖然這不是重點,台灣也有很多好中醫),那我就講一個浙江來的病人,本來是失眠,他知道水煎藥比較好,所以一進來診間就說他不要健保藥,只要水煎藥,我就幫他診斷後開了水煎藥,幫他煎好七天份,隔天來拿。

喝完之後,再回診,他對於療效頗為肯定(只能說健保的中藥治療失眠效果真的沒那麼明顯,而水煎藥真的快很多),於是又叫我幫他調其他婦科的部分,順便幫他在浙江的女兒寫個藥方,他跟我說了一些他女兒的狀況,因為對我開藥很信任,即使沒把脈他也可以接受。我說這樣不好吧!他仍堅持要我寫藥方給他,所以我就恭敬不如從命,此時心中早已有處方了。

由此可見,連大陸人都可以接受中醫師不把脈,也知道把脈只是診斷的一部分,當然,若是有病人來,手一伸便要我說他身體的狀況,我也可以說,只是若病人可以多給一些線索,診斷一定更準確。或是說配合望診、聞診、問診之後,肯定比單獨把脈更準。

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去東京。鑑於去年去新加坡,我兒子第二天就發燒,還好只燒半天。所以這次去日本,媽媽就很注意兒子的身體狀況,我兒子今年三歲,很愛說話,但其實表達不是很精確,一直說頭痛,生病,喉嚨痛…媽媽又「很」關心他,但我在旁邊發揮中醫望診和聞診的技能,我說:「看他這麼有活力,聽他講話這麼有力氣,一定沒事的。」這就是中醫的望診和聞診啦!

解表劑

解表劑是以汗法為主要依據,具有發散表邪,治療表症的一類方劑。

臨床上見到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脈浮,稱之為表證。但因感邪有風、寒、熱的不同,又分為以下類型:

1. 表寒證者,於臨床上見到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

2. 表熱證者,於臨床上見到發熱重,惡寒輕,口渴咽痛,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3. 體虛外感者,除見到表證外,同時會有短氣,倦怠,脈無力而虛,以及氣血、陰陽不足的症狀。

「汗法」是通過辛散方藥,以開泄腠理,促進發汗,使外感六淫之邪從體表趕出去的一種治法。因表證本身就分表寒、表熱與體虛外感三大類,因此汗法也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及扶正解表三個方法。

解表藥多具有辛味,入肺經與膀胱經,辛能發表,肺主皮毛,膀胱經絡行於背後脊椎兩旁,且膀胱經主一身之表,所以本類的藥物,多具有發散表邪,治療表證的作用,同時藥性亦有寒涼、溫熱之不同,及兼治兼症,因而將他分類如下:

1. 辛溫解表藥: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紫蘇、白芷、羌活、細辛、辛夷、蒼耳子。

2. 辛涼解表藥: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蟬蛻、淡豆豉、連翹。

3. 兼能祛濕陣痛:羌活、防風、白芷、細辛、藁本。

4. 兼能清利頭目:荊芥、薄荷、桑葉、菊花、蔓荊子。

5. 通鼻竅:辛夷、蒼耳子、細辛、白芷。

6. 透疹:蟬蛻、牛蒡子、荊芥、升麻、葛根。

7. 利水消腫:麻黃、浮萍。

8. 止咳平喘:麻黃、半夏、杏仁、細辛、紫蘇

9. 和胃止嘔:紫蘇、生薑、半夏。

解表藥經研究其具有發汗、解熱、抗菌、抗病毒、抗發炎、抗過敏等藥理作用,如果配伍得當,可發揮極佳的療效。

陰陽學說-1

陰陽學說-1

 

陰陽學說是中醫醫學最基本的觀念,而陰陽學說本身就是把很多複雜的事理做一個分類,有些是相對的,例如:「熱」的東西叫「陽」,「冷」的東西叫「陰」。

 

    古代的想法很單純,認為陽光照的到的地方叫做「陽」,照不到的地方叫做「陰」,因此「陽」指的是白天、溫暖、光明的一面,「陰」指的是晚上、寒冷、黑暗的一面。例如:我們形容一個年輕人叫「陽光宅男」,就是說他雖然很宅,但冠上「陽光」這個形容詞,我們就可以理解,他其實也有走出戶外活動活動的時候。又例如:我們常說榕樹下「陰森森」的,因為榕樹下比較暗、陰涼、又潮濕。所以陰陽本身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懂。

 

 

 

                    

白天

溫暖

乾燥

明亮

晚上

寒冷

濕潤

黑暗

 

 

                    

興奮

亢進

能量

氣化

抑制

衰退

物質

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