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看懂望聞問切

「醫生,我為什麼常嘴破?」「醫生,我為什麼會口臭?」「醫生,為什麼…?」身為一個醫生,總會面臨這些問題,但是不是醫生都知道為什麼?試想醫生診察不過幾分鐘,就算是西醫也需要做很多檢查,為什麼病人總是期待中醫師把脈後就要說出病人身上有什麼問題?

中醫常講望聞問切,「切」就是把脈,是排第四名,第三名還有問診呢!大家都認為大陸的中醫比較好(雖然這不是重點,台灣也有很多好中醫),那我就講一個浙江來的病人,本來是失眠,他知道水煎藥比較好,所以一進來診間就說他不要健保藥,只要水煎藥,我就幫他診斷後開了水煎藥,幫他煎好七天份,隔天來拿。

喝完之後,再回診,他對於療效頗為肯定(只能說健保的中藥治療失眠效果真的沒那麼明顯,而水煎藥真的快很多),於是又叫我幫他調其他婦科的部分,順便幫他在浙江的女兒寫個藥方,他跟我說了一些他女兒的狀況,因為對我開藥很信任,即使沒把脈他也可以接受。我說這樣不好吧!他仍堅持要我寫藥方給他,所以我就恭敬不如從命,此時心中早已有處方了。

由此可見,連大陸人都可以接受中醫師不把脈,也知道把脈只是診斷的一部分,當然,若是有病人來,手一伸便要我說他身體的狀況,我也可以說,只是若病人可以多給一些線索,診斷一定更準確。或是說配合望診、聞診、問診之後,肯定比單獨把脈更準。

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去東京。鑑於去年去新加坡,我兒子第二天就發燒,還好只燒半天。所以這次去日本,媽媽就很注意兒子的身體狀況,我兒子今年三歲,很愛說話,但其實表達不是很精確,一直說頭痛,生病,喉嚨痛…媽媽又「很」關心他,但我在旁邊發揮中醫望診和聞診的技能,我說:「看他這麼有活力,聽他講話這麼有力氣,一定沒事的。」這就是中醫的望診和聞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