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可以喝四物湯嗎?

 

 

四物湯一直被認為是女生才可以服用的補血調經聖品,然而最早四物湯的用法是用於傷科,甚至有「理傷仙授方」之稱,許多補血、固筋骨的藥都是以四物做底。

 

因此,四物湯不限於女生服用,根據個人體質,加減藥方,只要經過醫師專業處方,根據每個人的望聞問切的診斷,給予配合體質的處方,人人都可以喝四物湯,此外,不同季節也會有不同的加減藥方。

 

四物湯的基本處方為:當歸、川芎、白芍、熟地,若是肝血不足者,可以加重白芍的用量,循環較差的;白芍可以改為赤芍,再加上桃仁、紅花;陰虛火旺者,可以把熟地改為生地,再加上牡丹皮、地骨皮。容易上火者,除了改用生地外,也可以加上故紙花。

 

有時候會加上枸杞、紅棗,加強固肝腎及補血的效果,也會讓四物湯喝起來更香甜。若是經常疲倦氣虛者,可以加黃耆、人參;若經常腰痠筋骨痠痛者,可以加杜仲、秦艽;若要溫經通絡,可以加桂枝;脾胃虛弱者,可以加白朮、茯苓。

 

不同的季節,也可以有不同的配方,金朝醫學家劉完素最早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婦人胎產論》中提到,春季可以加防風倍川芎,夏季可以加黃芩被白芍,秋季可以加天門冬倍熟地,冬季可以加桂枝倍當歸。這些都是調配四物湯的參考。

 

經期來時也可以喝四物湯加減藥方,若有痛經者,可以減去熟地,加上小茴香、乾薑、延胡索、乳香、沒藥、肉桂、赤芍、蒲黃…等,可以有行氣止痛的作用,此方再加上木香、桃仁,甚至可以調理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因此關於子宮肌瘤能否喝四物湯這個問題,要看如何定義四物湯!! 基本上,我們認為子宮肌瘤並非一定不能喝四物湯。

 

感冒可以喝四物湯嗎? 如果有氣滯血瘀、全身疼痛、腹脹、嘔吐者,也可以用四物湯加減來處方,減去熟地,加上白芷、麻黃、乾薑、桔梗、茯苓、半夏、陳皮、枳殼、厚朴,也是常用方。

 

總結來說,四物湯最早是傷科用藥,所以不限男女皆可服用,然而,不同季節,不同體質,不同病況,四物湯的變化有千萬種,就連子宮肌瘤和感冒也會用到四物湯做為基本方喔!! 四物湯和其他藥物一樣,需經過醫師診斷處方,由醫師把關,這樣就不會吃錯藥了!!

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加入《世峰中醫》LINE@ 健康醫療網,健康訊息不漏接喔!
http://bit.ly/世峰中醫

 

秋季感冒以燥邪為主

這一波的感冒,如同中醫基礎理論所說,秋天燥邪從口鼻入,咽乾是主要症候。內經說肝經循喉嚨之後,因此可以用柴胡、黃芩清肝熱,輔以玄參、生地、麥冬滋陰增液。感冒症狀可以在二三日之內獲得緩解。

常見辨證要點如下:

1. 風熱襲肺:咽喉乾燥,有灼熱感,或覺痛癢,口渴欲飲。 脈浮大。

佐以金銀花、蒲公英。

2. 燥熱傷肺:咽乾鼻燥,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 不易咯出,頗似喝水嗆到,咽中梗阻欲咳。脈浮中取有澀脈。

佐以款冬花、沙參。

3. 脾胃熱盛:發燒,咽乾口燥,煩渴欲飲,口中有臭味, 胃脘灼熱疼痛,泛酸嘈雜,便乾尿黃。關脈浮滑,脈形明顯。

佐以知母、石膏。

4. 肝膽鬱熱:咽乾、口苦,胸肋滿悶,寒熱往來。咽粘膜紅,脈弦細。

加重柴胡、黃芩用量。

5. 肺陰虛:咽乾喉癢,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聲音嘶啞。寸關脈浮細。

佐以杏仁,加重麥冬。

6. 肝腎陰虛:口咽及舌根發乾,耳鳴,頭暈目眩,腰膝痠軟,眠差或晚睡。舌紅苔少,尺脈細數。

佐以阿膠,加重生地、玄參。

注意事項:中藥應經由中醫師處方後才可使用。

引用或轉載請著名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8%AD%E9%86%AB%E5%B8%AB-%E9%99%B3%E4%B8%96%E5%B3%B0-%E6%B8%9B%E9%87%8D-%E9%81%8E%E6%95%8F/%E7%A7%8B%E5%AD%A3%E6%84%9F%E5%86%92%E4%BB%A5%E7%87%A5%E9%82%AA%E7%82%BA%E4%B8%BB/425498414178648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 白芷蒼辛草與芎 生地黃芩堪酌用 三陽開表益薑蔥

組成:羌活一錢半、防風一錢半、細辛五分、白芷一錢、川芎一錢、蒼朮一錢半、生地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一錢

服法:病急時需要急發汗,熱服後喝熱粥;病較緩和可溫服緩緩發汗即可

功用:解表祛濕、兼清裡熱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酸疼、鼻流清涕、口苦微渴者。

方解:本方有九味藥物組成,且以羌活為主要及劑型為湯劑而命名,本方所治至證,是由於外感風寒濕邪,內有火氣所造成。風寒束於體表,則會出現惡寒怕冷,發熱發燒,無汗、頭痛。若濕邪鬱滯經絡,造成肌肉僵硬收縮,使得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肌肉酸痛的症狀。兼有火氣大的話,就會出現口苦、微渴。治宜發散風寒濕邪,兼清裡熱。故組方時以羌活發汗解表,除濕陣痛為方中主要藥物。以蒼朮辛苦溫燥,加強發汗除濕,防風辛甘性溫,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為風藥中之潤藥,其功能具有舒緩肌肉僵硬的作用。防風、蒼朮可以幫助羌活發汗祛濕、散寒止痛,為方中次藥。以細辛、川芎、白芷為散寒祛濕、活血止痛,黃芩、生地幫助清瀉裡熱,生地又可養陰,此五味藥共為方中佐藥。甘草調和諸藥,使各種藥物發揮所長,共達解表祛濕、兼清裡熱,使風寒濕邪可去,裡熱可清,則諸症自癒。

加減變化:

1. 若寒邪較重者,減黃芩、加附子溫陽去寒。

2. 若便秘者,可加大黃、陳皮。

3. 若痛劇者,羌活劑量加重。

4. 若濕重腹脹滿、胸悶者,可去生地,並加枳殼行氣開胸。

5. 若濕邪較輕,肢體酸痛不明顯者,可以去蒼朮、細辛等溫燥藥物。

6. 若濕滯中焦,脈濡、舌苔白厚者,去黃芩、生地,加藿香、厚朴以芳香化濕。

7. 若咳嗽有痰者,加杏仁、前胡、款冬花以化痰止咳。

藥理:

本方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菌、抗病毒、鎮靜、調節免疫等作用。

臨床應用:

(1)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

(2) 急性蕁麻疹

(3) 風濕性關節炎

(4) 坐骨神經痛

注意事項:

陰虛氣弱者慎用。

解表劑

解表劑是以汗法為主要依據,具有發散表邪,治療表症的一類方劑。

臨床上見到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脈浮,稱之為表證。但因感邪有風、寒、熱的不同,又分為以下類型:

1. 表寒證者,於臨床上見到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

2. 表熱證者,於臨床上見到發熱重,惡寒輕,口渴咽痛,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3. 體虛外感者,除見到表證外,同時會有短氣,倦怠,脈無力而虛,以及氣血、陰陽不足的症狀。

「汗法」是通過辛散方藥,以開泄腠理,促進發汗,使外感六淫之邪從體表趕出去的一種治法。因表證本身就分表寒、表熱與體虛外感三大類,因此汗法也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及扶正解表三個方法。

解表藥多具有辛味,入肺經與膀胱經,辛能發表,肺主皮毛,膀胱經絡行於背後脊椎兩旁,且膀胱經主一身之表,所以本類的藥物,多具有發散表邪,治療表證的作用,同時藥性亦有寒涼、溫熱之不同,及兼治兼症,因而將他分類如下:

1. 辛溫解表藥: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紫蘇、白芷、羌活、細辛、辛夷、蒼耳子。

2. 辛涼解表藥:薄荷、牛蒡子、桑葉、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蟬蛻、淡豆豉、連翹。

3. 兼能祛濕陣痛:羌活、防風、白芷、細辛、藁本。

4. 兼能清利頭目:荊芥、薄荷、桑葉、菊花、蔓荊子。

5. 通鼻竅:辛夷、蒼耳子、細辛、白芷。

6. 透疹:蟬蛻、牛蒡子、荊芥、升麻、葛根。

7. 利水消腫:麻黃、浮萍。

8. 止咳平喘:麻黃、半夏、杏仁、細辛、紫蘇

9. 和胃止嘔:紫蘇、生薑、半夏。

解表藥經研究其具有發汗、解熱、抗菌、抗病毒、抗發炎、抗過敏等藥理作用,如果配伍得當,可發揮極佳的療效。